年终总结丨中国人的健康KPI,你达标了么?
2018-12-19经常在朋友圈会看到朋友、同事、亲友患病进行筹款! 帮是常理,但这种趋势只能造成社会的惯性病态。 今年两会话题:请不要让“轻松筹”成为一种习惯,每个人赚钱都不容易,现在80%的人,明明可以在健康时花一小部分钱,预防30万,50万的大病风险,却宁愿拿侥幸跟整个家庭的幸福做赌注。 预防疾病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保护墙,尤其是家庭经济不那么宽裕的人,更要提前做好预防。 预防不是改变生活,而是防止美好的生活被改变。 李开复患癌后抗癌期间写的《向死而生》,有一段话,警醒每一个人: “我正处在人生最好的时候,我身上还带着经历过苹果、微软和谷歌打磨过的光环,投资人对我信赖有加,我在微博拥有五千多万粉丝……一切一切,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完美无缺了。可是,褪去光环,我此刻只是一个呼吸之间就会顿失所有的病人。” 没病时:我们往往存在一种侥幸心理,无所谓、我还年轻、疾病与我无缘的心态------,觉得没有病更无需预防。 有了病时会说:“大夫求求您了,这病花多少钱都无所谓,只要能治好,我们砸锅卖铁、下辈子给您做牛做马都行!”——这就是我们现在普遍的消费观! 对于智者,预防就是爱自己、爱家人,否则一切都是零! 健康无价,有健康才有将来。做好预防,把自己挡在去医院的路上,且行且珍惜------